洞庭湖5万亩生态养殖基地 天然放养 有机 无公害“六优”好鳖

咨询热线 13786621168 13786621168
点击进入阿里巴巴

甲鱼生病的预防技术,商家推荐【知识普及】

来源: 发布日期:2023-02-25 14:01:22 浏览:-| 加入收藏 返回列表

在我们的生活中,甲鱼大家都吃过,认识让你来养殖甲鱼你会养吗,甲鱼生病怎么办。甲鱼的生命力和抗病力都很强,生活在自然界的野生甲鱼一般很少发病。但在高密度人工养殖的情况下,如果饲养管理不善,常会导致甲鱼病的发生,甚至造成大量死亡。所以我们要注意甲鱼的病症及原因。

甲鱼

  1、甲鱼病发生的主要原因
(1)饲养池水质恶化
养甲鱼池的水要求新鲜。在养殖中,特别是稚甲鱼和幼甲鱼池中如果大量投饲而长期不换新水,甲鱼的排泄物和残饵过量,积存在池内,腐败后就会使池水变质,甚至发黑发臭,造成各种有害菌类和藻类大量繁殖,病原体大量孳生,从而导致发生传染性疾病,或者在更换新水时引进污染的水源,也会使甲鱼发生意外的中毒现象,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死亡。
(2)放养密度过高,规格大小不齐
甲鱼性凶猛,如果放养密度过高,会引起相互争斗,同一池内放养大小不一的甲鱼,会造成弱肉强食,出现伤、残、病甲鱼,也感染疾病。
(3)饲料投放不定时、不定量
投饲没规律,时饱时饿,影响正常生长发育,降低了对疾病的抵抗能力。
(4)冻害和暑害
稚、幼甲鱼越冬期间,特别是在露天池塘越冬时,容易遭受冻害而造成大批死亡。另外,在炎热的盛夏季节,如果没有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,饲养池水温过高,甲鱼的食欲减退,体质减弱,抗病能力降低,容易感染疾病。
(5)入池饲养的伤残甲鱼多
伤残甲鱼在池中容易染病,并传染给健康甲鱼。因此,入池前要对甲鱼进行严格选择,将伤残甲鱼集中饲养在一个池内,进行消毒和治疗,待康复后才可同健康甲鱼一起饲养。
2、常见甲鱼病的防治
(1)红脖子病
症状:此病的主要特征是腹部出现红色斑点,咽喉部和颈部肿胀,肌肉水肿,行动迟缓,红肿的脖子伸长而不能缩回,时而浮于水面,进而匍伏于池底,人走近时也不逃避。病情严重时,口、鼻出血,肠道发炎糜烂,全身红肿、眼睛混浊发白而失明,不久即死亡,此病传染极快,往往造成成批死亡。
防治方法:
①注意经常保持水质清洁,严禁含氨的水流入饲养池内,勿使病甲鱼混入,当水温下降时,更要重视防病;②用土霉素、金霉素等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拌入饲料投喂,按每公斤体重,第一天用药0.2克,第二天至第六天减半计算。
(2)腐皮病
症状:肉眼可以看到四肢、颈部、尾部、裙边等处皮肤腐败、糜烂坏死,形成溃疡。严重时,四肢的皮肤烂掉,爪也脱落,骨骼外露,颈部肌肉和骨赂也露出在外,裙边溃烂。患此病而致死亡的情况不多,患处有自然愈合之例。
防治方法:
①合理放养,经常加注新水,保持水质清洁;②发现此病,要进行隔离治疗,用10ppm的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浸洗病甲鱼48小时;③发现病甲鱼后,每隔5-6天,用2-3ppm漂白粉浸洗病甲鱼一次,30天左右可愈。
(3)白斑病
症状:甲鱼的四肢、裙边等处出现白色斑点。早期仅出现在裙边边缘部,以后逐渐扩张,形成一块一块的白斑,使得表皮坏死。
防治方法:
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,经常使池水保持嫩绿色,可减少此病发生;②在养殖、捕捞和搬运等操作过程中,尽量细致,勿使甲鱼体受伤;③甲鱼入池之前,或发现甲鱼体受伤时,用适量的磺胺药物软膏涂于患处。
(4)出血病
症状:腹甲有红斑和出血点,背甲出现溃烂状增生物,溃烂出血,咽喉内壁大量出血和坏死严重。甚至肠出血和粘膜溃疡明显,肾脏、肝脏也出现出血病态。
防治方法:
注意病甲鱼隔离,用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口服或涂擦,有一定效果。
(5)寄生虫病
甲鱼体上的寄生虫有蛭类、原生动物、吸虫及棘头虫等。
防治方法:

对体表寄生虫用8ppm的硫酸铜或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30分钟,能收到较好的疗效。


甲鱼

    若是有需要甲鱼可以选择“常德市河洲水产有限公司”、湖南省河洲生态甲鱼养殖有限公司、常德市鼎城区河洲龟鳖专业合作社联合组成的集中华鳖种苗繁育、生态养殖、产品研发、销售服务。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所有内容了,感谢大家的观看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若是还想了解更多可以阅读甲鱼有哪些医学用途,甲鱼功效及价值【实时更新】”

热门资讯